返回

原因一: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分解

贫血是一组症状,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那么,运动为什么会引起贫血呢?

剧烈运动引起贫血的原因主要是红细胞的破裂,血红蛋白从红细胞中逸出,并丧失输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等功能。运动性贫血还与下列因素有关,如:剧烈运动时,肌体内便会产生大量的代谢产物——乳酸。大量乳酸在体内积蓄,当乳酸的浓度超过一定量时,就会使血液中PH(酸碱度)值下降,其结果是加速了红细胞的破坏和血红蛋白的分解,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减少,血红蛋白下降而引起贫血。

原因二:大量排汗使铁随汗排出

运动中大量排汗使体内的铁元素随汗排出,而铁是人体造血的主要原料,若不及时补充,可因失铁过多而引起缺铁性贫血。

运动时的机械作用,使身体某些部位受到压迫,造成局部血管中的红细胞受到机械性损伤引起溶血,产生血红蛋白尿而导致贫血。还有,在运动过程中肌肉组织对于蛋白质的消耗增加,而内脏缺氧导致红细胞的滤出,也是运动性贫血的诱发因素。

预防:运动前后补充维生素C

预防运动性贫血首先要加强营养,保证有充足的蛋白质和铁质的供应。其次,参加体育锻炼时应循序渐进,尽量不超越自身的生理负荷。第三,在运动前后适当补充一些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能够增强红细胞抗氧能力。最后,万一出现了运动性贫血的症状,应及时减少运动量,并补充蛋白质和适量的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症状就会很快减轻或消失。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JSs999.COM

相关阅读

“周末战士”当心运动损伤


缺乏日常锻炼的人,一定要逐步增加运动量,尤其要重视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恢复活动,以避免运动损伤。

有些健身者一周的前五天大多是在办公室里坐着的,基本没有运动,身体实际上已经适应了这种状态。周末突然拿出许多时间集中锻炼,打破了已经形成的生理和机体平衡。周末健身也许能提高某些运动技能,很容易让人误认为健康水平也提高了,但技能提高并不等于健康增强。

健身效果主要是锻炼痕迹不断积累的结果。所谓锻炼痕迹,即运动后留在健身者机体上的良性刺激。若健身时间间隔过长,在锻炼痕迹消失后才又进行锻炼,每一次锻炼都等于从头开始。

平时肌肉锻炼不强,而仅仅在节假日或周末进行大量的、剧烈的运动,一定要注意防范肌肉拉伤或关节扭伤等运动损伤。例如冬天,趁着周末到郊外滑雪,享受整整一周清闲的双腿、双膝突然增加运动量,很容易受伤。

为防止这种“暴食暴饮”的运动方式,科学有效的做法是每周锻炼三至五次,或者说,最适合的锻炼应在前一次的锻炼痕迹未消失之前就进行第二次锻炼。

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不运动是万万不行的,但运动却并不一定会给人带来健康。只有人们坚持每天都能轻轻松松地运动,如散步、打球、跳健身舞等,不出两个月精神面貌便可焕然一新。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当心运动造成髌骨移位


生活中不乏有很多跑步及健身爱好者出现过膝关节疼痛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种情况就是髌骨移位,即髌骨与股骨滑车间窝之间的位置出现位移。

髌骨,也就是常说的膝盖骨,为什么会出现移位的情况呢?

髌骨移位的原因

髌骨移位的原因有几种,一种是跑步时膝关节本身的排列出现问题;另外,跑步时突然改变方向,膝关节受压或者直接损伤都有可能造成髌骨移位。

自我诊断

把手放在膝盖的位置上,当摆动小腿的时候,其实膝盖会出现上下移动的。如果位置不正确,其摩擦的压力就会明显变大。初期出现髌骨移位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髌骨长时间没有在正确的位置上滑动,就会造成髌骨的磨损,长此以往,膝关节就会出现疼痛。

那么,髌骨一般容易往哪个方向移动呢?最常见的是向外侧移动。这个跟膝关节的结构有关系,同时也跟大腿前侧的肌肉——股四头肌的结构有直接关系。

如何检查膝关节是否存在髌骨移位的问题呢?

当膝关节屈伸时,是否经常出现响声?单腿跳时,是否出现膝关节不适或者酸痛的感觉?除此以外,最直接的方法是直接拍X光片,在X光片中可以明确地看到髌骨是否在正确的位置上。

该如何解决呢?

髌骨移位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膝关节问题,但是前期发现及时,并且及时地进行干预性训练,改善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可以通过放松动作和训练动作的练习来缓解髌骨移位带来的不适感。

因为放松动作可以解决绷紧的肌肉,改善膝关节力学不平衡的肌肉,而训练动作可以强化膝关节的稳定性。

运动量太大易贫血


运动的目的是强身健体,若把握不好,就可能损害健康。据意大利“健康”网站近日报道,运动过量,可能会导致贫血。

记者了解到,运动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运动疾病。有门诊统计显示,大多数存在起立时眩晕、睡醒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等症状的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尤以经常参加剧烈运动者为甚。

云南昆明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创伤诊所副主任医师李红彪告诉《生命时报》记者,导致运动性贫血的原因有很多,如青少年处于快速生长期,营养不合理,偏食,运动负荷过大等。其中,大运动的负荷往往是挑战自身极限,血液循环的速度会数倍增加。血细胞在脾、肝脏、肾内的循环速度要比日常状态下快,一些血细胞因为运动而发生撞击,导致细胞膜破裂的发生率升高,细胞凋亡的几率也更高,因此造成血细胞数目减少。其结果就是贫血。

预防运动性贫血,首先要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蛋白质和铁质供应。运动时应循序渐进,别一味尝试超越自身的生理负荷。运动前后,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E等,增强红细胞抗氧能力。

万一出现贫血症状,就应该及时减小运动量,并补充蛋白质、适量的铁剂、叶酸和维生素B12等造血原料,症状会快速减轻或消失。“在开始运动训练,或者有些青少年在减肥之前,请务必遵循运动医学大夫给出的方案、计划。”李红彪说。▲

专家提醒剧烈运动可致贫血


一位14岁的女中学生,曾抱怨腹部和头部疼痛,疲惫乏力。据了解,这位女中学生是学校长距离接力赛跑项目的运动员。为准备参加运动会,她几乎每天清晨和傍晚都参加长跑训练。后来由于体力不支而耐力下降,直接影响到训练成绩。验血结果证实,这名女生患有缺铁性贫血。在医生的指导下,她坚持每天服用铁制剂。3个月后,虽然症状有所缓解,但只要停止服药,又重新出现贫血。直到她放弃长跑训练后,症状才完全消失。

医生在门诊中发现,大多数存在起立时眩晕、睡醒后情绪低落、食欲不振症状的9~16岁青少年,都有不同程度的贫血,其中以经常参加剧烈运动者尤为突出。为此,医生特意将每周进行5天以上剧烈运动(如田径、篮球、排球运动项目)的学生和其他学生分为运动和非运动两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贫血和接近贫血者多发生于运动组,且与性别无关。

医生介绍说,在运动中,当双脚着地时,足部的血管会受到冲击,肌肉的急剧伸缩也会使红细胞与血管壁发生摩擦,使红细胞受损,甚至会出现血红蛋白尿。另外,由汗液排出的铁也会增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不发生贫血,也会出现耐力下降,容易疲劳等身体不适感。

医生认为,治疗运动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为适当补充铁质,减少长时间的剧烈运动。每次训练时都要作好准备和整理运动,以防止脚底受到过度冲击。为了保护足部健康,最好穿着质地轻软的运动鞋。在日常活动中,应避免不恰当的减肥,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冬季当心八种运动损伤


健身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健身的安全,特别是在冬季,健身伤病也是最常见的季节。别让以下这些伤病影响了你健身。

猝死

心脏猝死包括安静型和运动型两种,其中81%的猝死是安静型的,即由于突发冠心病和肺栓塞而导致的。除了心脏疾病导致的猝死外,运动过量也是发生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进行长跑锻炼时心脏循环系统会不堪重负,需要的血液量和氧气量会突然增加,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血、氧供不应求的状态下,跑步者的心脏会出现急性缺血,继而出现心脏骤停和脑血流中断。跑步时要保证运动的安全性,如果在跑步时感到身体不适,要马上停下来,千万别硬撑着。

网球肘

不单是网球运动能引发网球肘,打羽毛球、乒乓球及家务劳动亦可致病。患者会感到手肘外侧疼痛,手握力减少及用力较差,打反手球时显得非常困难,主要是因肌肉肌腱点处发炎所致。运动后急性期疼痛应予冰敷,口服、外用消炎止痛药。慢性炎症可以理疗及使用护肘托等。

肩周肌腱劳损

受伤的原因主要是重复的超负荷动作使肩周的肌腱、肌肉反复受到刺激而受损,患处会发炎肿痛,活动时加剧。肩周肌腱受损可分为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肌腱撕裂。典型病症是打球后出现肩局部肌肉肿痛现象以及将手臂慢慢抬高时感到痛楚甚至困难,如肌腱撕裂会感到软弱无力。伤后急性期应予冰敷,多休息并减少活动量。病症反复及伤情严重者须就医。

关节损伤

膝关节韧带对稳定关节十分重要。扭伤及运动中碰撞易引起韧带撕裂,出现关节不稳、活动后肿痛等症状。半月板是膝关节内的两块软骨垫,是人体的避震器。半月板伤后撕裂可出现关节响声,深蹲时疼痛。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后如未及时发现,继续活动时极易反复受伤,引起创伤性滑膜炎、关节软骨磨损,导致关节提早退化。

骨折

常见的骨折有两种:一类是没有伤口、皮肉不破损,称闭合性骨折;另一类是骨头的尖端穿透皮肉,称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能用手揉搓或按摩,否则易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患处作包扎,止血后,再用平木板固定,紧急送往医院治疗。骨折在上肢者,可将关节固定在躯干上,骨折在下肢者,可伸直腿足,固定于对侧肢体上并紧急送往医院诊治。

肌肉痉挛

抽筋是肌肉遇寒冷刺激、精神过度紧张、身体过度劳累所引起的过度收缩所致,在一些长时间的运动或游泳中最为常见,热身运动没有准备充分的时候也容易出现抽筋现象。发生抽筋时,肌肉坚硬、疼痛难耐,往往无法立刻缓解,处理不当时会造成肌肉的损伤。

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除了由直接外力作用引起肌肉损伤外,主要是间接外力作用下使肌肉发生拉伤。肌肉拉伤后,伤处疼痛、肿胀、压痛或痉挛,触之发硬。受伤的肌肉做主动收缩或被动拉长的动作时,疼痛加重。

腹部刺痛

侧腹痛主要发生在停止运动一段时间后,重新开始接受运动训练的初期,或者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一般认为,侧腹痛是因为呼吸肌在运动时血流不足而形成的缺氧性疼痛。饭后马上剧烈运动或是肠内积气也可能造成侧腹痛。

经期运动减肥时当心骨折


美国圣路易大学的研究人员对美国大学体育协会的女大学生运动员进行了调查,负责这项研究的马克-雷金博士说:“我想知道两个人接受相同的训练,为何只有一个人会腿痛。”

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调查者有过腿痛史,特别是越野跑步选手;26%的女性在经期有过腿痛的经历,而且她们先前都出现过这种症状。结果还发现,没有规律和低热量的饮食习惯会让她们更容易受伤,如发生应力性骨折。

雷金博士表示,针对腿痛,过去的治疗方法是减少运动或更换不同的运动鞋,但这并没有真正缓解疼痛。饮食似乎成了最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女性饮食不规律,包括暴饮暴食和厌食,或者热量摄入不足,经期就会推迟,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也会降低,而雌激素水平对骨骼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项研究提醒女性,如果想要通过节食来保持体形,那么运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因此受伤;如果是喜欢运动的女性,最好能保证摄入的热量高于消耗的热量。此外,经期不规律的时候,也最好减少运动量。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夏季运动 当心肌肉拉伤


夏天到了,正是运动减肥的最佳时机。但不要轻易认为天热肌肉不易拉伤,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手脚腕要活动好、肌肉筋腱充分拉开。因为大多数运动创伤都是因为忽视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肌肉或关节活动过度或活动不当造成的。不过,一旦受了伤也不要紧张,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教你及时处理伤口,从而将对身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脚踝扭伤

穿高跟鞋、跑步时跌倒等都可能导致脚踝扭伤,这是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如果是在运动中扭伤,第一步就是要立刻停止运动,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否则只会让关节受到更大的伤害。其次是冰敷,可以用塑料袋装一些冰块,再加点水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15分钟后休息5分钟,这样重复一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再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的关节。还有,每天都要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以避免发生肿胀。

提醒:一般来说,脚踝扭伤需要2-3个月的恢复期,一定要等到完全康复后才能再跑步,否则还可能会再度扭伤。另外,受伤后千万不要按摩伤痛部位,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淤血,对治疗和恢复十分不利。

手指挫伤

手指挫伤主要是接球时的动作不正确,或断球时手指过于紧张、伸直所致。手指刚挫伤的时候,医学上称为急症期,应马上用冷水或冰块对伤处冷敷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水肿。一般急症期会持续24小时,其间每隔一段时间冷敷一次,大约要敷2-3次。急症期后,可以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如红花油、云南白药喷剂等擦拭患处并轻轻揉搓。

提醒:急症期内不可用此类药物或揉搓患处,这样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肿胀加剧。另外,如果手指尚未痊愈但还要继续运动时,一定要用胶布或创可贴之类的包扎用品对患处进行固定,以免再次受伤。如果手指伤势很严重,最好在简单处理后到医院进行治疗。

肌肉抽筋

肌肉发生痉挛现象,俗称抽筋,多因肌肉突然剧烈地收缩,或是脑神经组织刺激而发生非意志收缩引起的。引起痉挛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肌肉用力过度、血液中盐分流失过多、局部温度变化太大等。比如没有经过充分热身便跳到冷水中游泳,就会出现肌肉抽筋的情形。经常发生的部位有手指、手掌、小臂、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

手指痉挛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迅速动作数次直至复原为止。手掌痉挛,首先握住双手使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后弯,多次运动后即可复原。脚趾痉挛,要将腿伸直,用发生痉挛的脚趾抵住另一只脚的脚跟,用脚跟尽力压迫脚,使脚掌尽量向后弯。大腿痉挛,使腿屈于腹前,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内收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反复多次。

提醒:如果肌肉抽筋的时间较长,或上述的方法不能生效时,应迅速接受热疗,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或任何一种电热疗法都行。局部喷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会有效。

(实习编辑:陈兴娣)

夏季运动当心肌肉拉伤


夏天到了,正是运动减肥的最佳时机。但不要轻易认为天热肌肉不易拉伤,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手脚腕要活动好、肌肉筋腱充分拉开。因为大多数运动创伤都是因为忽视运动中的自我保护、肌肉或关节活动过度或活动不当造成的。不过,一旦受了伤也不要紧张,下面介绍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教你及时处理伤口,从而将对身体的伤害减少到最小程度。

脚踝扭伤

穿高跟鞋、跑步时跌倒等都可能导致脚踝扭伤,这是最常见的运动伤害之一。如果是在运动中扭伤,第一步就是要立刻停止运动,不要再转动已受伤的关节,否则只会让关节受到更大的伤害。其次是冰敷,可以用塑料袋装一些冰块,再加点水敷在受伤的地方,每敷15分钟后休息5分钟,这样重复一两个小时左右,然后再用弹性绷带包住受伤的关节。还有,每天都要把受伤的部位抬高,以避免发生肿胀。

提醒:一般来说,脚踝扭伤需要2-3个月的恢复期,一定要等到完全康复后才能再跑步,否则还可能会再度扭伤。另外,受伤后千万不要按摩伤痛部位,以免造成更大范围的淤血,对治疗和恢复十分不利。

手指挫伤

手指挫伤主要是接球时的动作不正确,或断球时手指过于紧张、伸直所致。手指刚挫伤的时候,医学上称为急症期,应马上用冷水或冰块对伤处冷敷半小时左右,这样可使毛细血管收缩,减轻水肿。一般急症期会持续24小时,其间每隔一段时间冷敷一次,大约要敷2-3次。急症期后,可以用一些活血化淤的药物如红花油、云南白药喷剂等擦拭患处并轻轻揉搓。

提醒:急症期内不可用此类药物或揉搓患处,这样会加速血液循环,导致肿胀加剧。另外,如果手指尚未痊愈但还要继续运动时,一定要用胶布或创可贴之类的包扎用品对患处进行固定,以免再次受伤。如果手指伤势很严重,最好在简单处理后到医院进行治疗。

肌肉抽筋

肌肉发生痉挛现象,俗称抽筋,多因肌肉突然剧烈地收缩,或是脑神经组织刺激而发生非意志收缩引起的。引起痉挛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肌肉用力过度、血液中盐分流失过多、局部温度变化太大等。比如没有经过充分热身便跳到冷水中游泳,就会出现肌肉抽筋的情形。经常发生的部位有手指、手掌、小臂、脚趾、小腿、大腿等部位。

手指痉挛可以先握紧拳头,然后用力伸张,迅速动作数次直至复原为止。手掌痉挛,首先握住双手使手指交叉,反转掌心向外,用力伸张后弯,多次运动后即可复原。脚趾痉挛,要将腿伸直,用发生痉挛的脚趾抵住另一只脚的脚跟,用脚跟尽力压迫脚,使脚掌尽量向后弯。大腿痉挛,使腿屈于腹前,用双手抱住小腿,用力内收数次,然后将腿伸直,如此反复多次。

提醒:如果肌肉抽筋的时间较长,或上述的方法不能生效时,应迅速接受热疗,用热水袋、热毛巾、热水浴或任何一种电热疗法都行。局部喷或擦一些松筋止痛的药水或药膏也会有效。

(实习编辑:童文冲)

点击浏览更多精彩内容

运动过头,当心血压飙升


上周值班我接到120送来的一位患者,大约50多岁,身穿运动装,面色苍白,头痛、头晕,不停呕吐,一测血压190/120毫米汞柱。追问病史原来患者是近期确诊的高血压病人,因为忌讳用药,想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等方式降低血压,于是每天进行大量的运动,病发前是正在跑步机上快跑时出现意外的。

高血压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可导致心脏、脑及肾脏方面的并发症而备受关注。大量研究证实,适量运动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很多临界高血压及1、2级高血压患者甚至可通过控制钠盐摄入和运动疗法达到满意的血压控制。但是,高血压病人的运动不主张大强度、大运动量,如仰卧起坐、举重、快跑等这类肢体负荷太重的运动。这是因为人体在进行剧烈运动时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血压大幅度升高及心率增快。而且,剧烈运动时大量出汗可导致血液黏滞度增高,引起脑卒中及心绞痛发作,危及患者健康甚至生命。

那么,什么样的运动才适合高血压病人呢?高血压病人应以小量和中等量有氧运动及容易坚持为原则,像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游泳、骑车、跳健身舞等,都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因为这样的运动可能在进行时导致血压轻微升高,但长期坚持后可通过作用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的运动中枢,降低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兴奋性,使肌肉中的毛细血管扩张,还能通过改善情绪从而降低血压。

运动贵在坚持,建议运动的频率以每周至少3次,每次至少30分钟为宜。运动的强度一般以心率小于“170-年龄”为适中的运动量。例如60岁老年人运动后的心率不超过110次/分钟(170-60=110)。此外,在运动后,有点喘,有微汗,仍可讲话而不累,也表示此次运动强度适当。有心脏病的人应根据个人耐受情况而定,以无不适为原则。感到不适,特别是血压、心率不稳定等,应立即停止运动。另外,建议运动前进行适当的热身运动,不能空腹运动,冬季运动注意保暖,不能操之过急,不要抗拒降压药物。▲

当心夏季运动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太阳镜颜色越深越能保护眼睛。

其实,镜片颜色过深会影响眼睛的视力,眼睛因此容易受到损伤。夏季太阳镜的镜片应能穿过30%的可见光线,以灰色、绿色为佳,因为这些颜色不但可抵御紫外线照射,而且视物清晰度最佳。

误区二:出行穿衣服越少越凉爽。

其实,裸露皮肤只能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增加皮肤的传导散热;而气温接近或超过皮肤温度时,皮肤不但不能散热,反而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

误区三:旅行中喝啤酒能解暑。

其实,夏天运动时人体出汗较多,易疲乏,如果再不断地喝啤酒,由酒精造成的“热乎乎”的感觉会令口渴及出汗现象加重,从而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因此,最好是多喝些活性维生素类的饮品,以解渴消暑。

误区四:用饮料代替白开水有利健康。

汽水、果汁、可乐等饮料中,含有较多的糖精及电解质。这些物质会对胃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如大量饮用,还会增加肾脏过滤负担,影响肾功能。因此,夏季运动时不宜多喝饮料,最好还是喝白开水,尤其是儿童和老人,更应少喝饮料多饮水,最好能喝点淡盐水或淡茶水。

感冒后运动,当心心肌炎


王女士25岁,平时生活规律,身体健康,喜好运动。一周前,因着凉出现嗓子疼、流鼻涕、发烧等感冒症状,自行服用了些感冒药后,发热消失,不舒服症状好转。于是她像往常一样接受同事的邀约,一起去游泳。回家后,王女士出现胸闷气短,再次发热,家人立即将她送往医院,医生发现她得了病毒性心肌炎,虽然尽全力抢救,但最终没能挽留住她的生命。

这个例子告诫我们,身体完全健康、没有心脏相关病史的人,也可能由于一次很平常的感冒导致心肌炎,造成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等。心肌炎是心肌发生局灶或弥漫性炎症,可以由感染、药物中毒等因素引起。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心肌炎。引发感冒的病毒,可以直接感染心包及心肌组织,或通过毒素损伤造成病毒性心肌炎或心包炎。在发病前数天或1~2周侵犯人体,常表现为感冒或腹泻,如果在心肌损伤期不注意休息,仍然从事剧烈运动,如跳绳、游泳等,可以使心跳加快,增加心脏负担,致使心脏得不到很好的修复,从而加重心脏病变。并且,运动后疲劳会使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同时运动会消耗蛋白质等大量营养物质,不仅会影响感冒痊愈,还可能加重心肌炎症反应,甚至诱发重症心肌炎,即爆发性心肌炎。

早期心肌炎常表现为疲乏无力、胸闷气短、心悸、头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胸痛等。轻度病毒性心肌炎通常出现心律失常,心动过速或缓慢等症状。一般可通过心电图发现心肌缺血改变,此时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一般1~2周可治愈。但重度病毒性心肌炎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可达70%~80%,于数小时或数日内死亡或猝死。如果转变成慢性心肌炎,治疗病程通常长达1个月,甚至数年。随着病情的进展,很多人会发生扩张型心肌病,该疾病目前缺乏有效治疗措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且死亡率较高。

临床上心肌炎多见于年轻人,主要与年轻人生活不规律、穿衣不留心,感冒后又不注意休息,甚至认为运动后出身大汗感冒就好了等有关。心肌炎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休息,因此,发烧感冒后的1~3周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加强营养补充,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多吃些洋葱等提高自身免疫力,避免剧烈运动、避免过劳。

还需注意的是,对于体弱多病、学业繁重、工作压力大、经常值夜班的人员、孕妇、儿童等,在患感冒时尤其应该注意防范心肌炎。心肌炎的发生与侵犯的病毒强弱、数量及当时的免疫状态相关,不要因为平时身体好而忽略预防。▲

运动损伤 | 当心!大步跑易伤膝盖


虽然跑步不像打球、跳绳等运动需要健身器材,但如果你以为跑步就只是用力迈开腿向前冲,那就大错特错了。近日,香港《明报》刊文,跑步也有诸多禁忌。

跑步时,每迈出一步,膝盖便承受体重7倍的压力,股四头肌承受体重4倍的压力,脚掌承受体重3倍的压力。香港理工大学康复治疗科学系副教授、香港业余田径总会副主席杨世模指出,跑步时膝盖正常向前活动,髌骨与股骨接触面最大,力度可均匀分配,但如果姿势错误,尤其是为追求速度迈大步,便会增加关节压力,甚至令髌骨外翻或内旋,加速接触面软骨磨损。这不但影响以后跑步,甚至连走路、上下楼梯都成问题。

错误姿势:1.身体后倾,向前跨步时较费力;2.脚跟着地,整条腿呈直线,一来增加膝盖撞击力度,二来无法调动大腿肌肉分摊重量,变相增加膝盖压力;3.迈大步,身体重心离支撑脚较远,股四头肌需要用更大力维持身体平衡,增加髌股关节受拉扯程度。

正确姿势:1.身体前倾,为前进提供助力,更省力;2.膝盖前屈,方便调动大腿肌肉,分摊压力,并起到缓冲作用,同时加大髌股关节接触面积,有利平均分配压力,降低摩擦;3.小步快跑,这样身体重心离支撑脚较近,股四头肌不需要用太大力就能维持身体平衡,髌股关节受拉扯力度较轻。▲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