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关于深蹲时膝关节能不能超过脚尖国内健身同行众说纷纭,深蹲时,到底我们应不应该让我们的膝关节超过脚尖?

AndyFry和同事(2003)的一项研究表明:

1、深蹲时,膝关节过脚尖与不过脚尖相比,对膝关节压力增加(力矩从117增加至150)。这似乎说明深蹲时膝盖不应该过脚尖,因为会增加膝关节的压力,但是还没有完,请继续看下面:

2、严格限制膝关节不过脚尖,对髋关节压力增加(力矩从28增加至302),这个改变远大于对膝关节压力的改变。

3、深蹲时严格限制膝关节不过脚尖时,除了上面第2条所示外,还有一个更严重的问题,就是会增加上半身的前倾,研究显示,上半身的前倾会增加腰椎的剪切力。而且因为下背部是比其他关节更容易受伤的部位,所以刻意限制膝关节不超过脚尖虽然减少了一些膝关节的压力,但是增加的下背部受损的风险,所以严格限制膝关节不过脚尖是非常不明智的!

所以,我们不能只是看到一个关节(例如膝关节),而忽视其他部位(例如臀部和下背部);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箭步蹲不一样,因为箭步蹲涉及到向前踏步,并不需要保持姿势竖直。所以箭步蹲可以让膝盖不过脚尖。

总结:深蹲时,膝盖可以过脚尖。

jss999.com精选阅读

仰卧起坐,到底应不应该做?


我们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曾经讲过有关「30天挑战」的事(连续30天深蹲、30天卷腹……这些30天挑战真的有效吗?)。

当时我们的观点是:

30天挑战可以成为你养成新习惯的有效策略,但这项挑战本身也有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显然,30天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是有效的,但却很难保证长期有效。

这不,最近就有一位国外的健身小伙Matt完成了一项每天100个仰卧起坐,连续做一个月的挑战。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一个月的挑战结束后,Matt都有了哪些变化。

1

挑战经过

健身爱好者Matt经常会在网上发布自己有关训练或健康饮食的视频,日复一日的自律也让他走出了舒适区,逐渐接近自己的身体极限,不管是在事先没有训练的情况下就参加严苛的体能测试还是学习某种舞蹈,都让他显得游刃有余。

不过,在他最近上传的一个视频里,他正纠结于一项军事体能训练中关于「仰卧起坐」的挑战,他发现自己很难完成这项挑战。

Matt知道如果没有休息时间,他不可能连续做100次仰卧起坐(他在军队体能测试中做了30次),所以在刚开始挑战时,Matt在一组中尽可能完成更多的次数,休息,然后再开始,直到完成100次。

为了使自己的恢复时间最大化,他每天在同一时间做仰卧起坐,并在两次锻炼之间给自己24小时的休息时间,并利用家具(或家人)来帮他固定双脚。

在为期一个月的「仰卧起坐」挑战的第一天,Matt在筋疲力尽之前完成了44个,一共做了三组才完成了挑战所规定的100个仰卧起坐。而到了月底,Matt可以一次不间断的完成68个仰卧起坐,100个仰卧起坐只需要2组便可完成,组间只需要很短的休息时间。

虽然在挑战之初Matt的身材就已经相当好了,他自己也说:“这并非是一个疯狂的转变”,但30天挑战结束后,Matt的身材有了明显变化,他的腹肌变得更加清晰,尤其是在休息放松的时候。

不过,我们想跟大家说的重点并不是Matt身材的变化,而是从Matt的这段挑战经历中能学到什么。

2

挑战的意义

首先,通过这项挑战Matt可以重新完成悬垂举腿和卷腹,而且几乎是零难度,他的运动表现也没有下降,而且他这个月其他的什么都没做。

但除此之外他还意识到,这一个月的仰卧起坐带给核心的锻炼也就是这样了,无法达到更深度的刺激。

“这是不可持续的,不连贯的,不现实的,”Matt说:“一开始,在最初的几周、一个月,或者无论你能坚持多久,你都会取得进步……如果你能坚持下去,你的身体会逐渐适应这种每天做仰卧起坐的刺激,这将成为你的训练底线。所以,如果你受伤了,工作很忙,或是生病了,几天或一周都不能做仰卧起坐,你的肌肉便会慢慢萎缩,很快你就会失去此前所有的训练收获,情况会变得很糟糕。”

Matt认为:仰卧起坐对初学者来说很好,但对腹肌训练来说,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长期锻炼。Matt说:“一旦你掌握了它们,你就需要开始扩展到阻力练习。”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想多说几句。

3

仰卧起坐过时了吗?

去年7月,美国陆军发了一则公告,取消用「仰卧起坐」来测试士兵的体能。而在此之前,美军陆军用的「陆军体能测验」已经使用了三十多年,在这项「测验」中,仰卧起坐主要测试的是士兵们腰腹部的核心肌群。

一直以来,仰卧起坐都被很多人认为是有效的腹肌锻炼方法,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

美国《海军时报》(NavyTimes)甚至还发表社论说:

一些训练已经过时,像是用仰卧起坐训练腹肌,现在已被视为下背部受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相关的研究也表明:仰卧起坐可能会引起下腰痛、颈部拉伤、下腹部器官损伤,甚至腰椎损伤。美军的报道称:56%的损伤与体能测试中的仰卧起坐有关。

加拿大脊柱生物力学教授StuartMcGill,还专门对仰卧起坐的危害做过详尽的科学研究,McGill教授用猪的脊柱来模拟人做仰卧起坐,在实验中,他发现当脊柱前伸时,椎间盘几乎被挤压膨出。

而椎间盘的挤压膨出,会引起神经受压、后背疼痛,甚至出现椎间盘突出。也就是说,仰卧起坐这个动作,对脊椎的伤害很大。

4

正确的仰卧起坐怎么做?

况且,很多人就连仰卧起坐做错了也不知道,像双手抱头、找人帮忙固定腿部、借助腰的力量等等,都是不正确的动作,而错误的姿势更容易伤腰。

首先,双手抱头会给颈椎造成巨大压力,长期这么做还有可能造成颈椎病,正确的动作是将双手放在耳旁或交叉放在胸前。

▲图片来自减约

▲图片来自减约

其次,做仰卧起坐时,整个背是直的,直上直下,其实并没有锻炼到腹肌,更多的是腰部在发力。

正确的动作是,腰部要始终紧贴地面,上半身以腰腹为中心向身体内侧蜷缩,将注意力集中在腹肌上。

第三,如果通过外力将腿部固定,那么在做仰卧起坐时就会从腿部借力,如此便会极大的影响锻炼效果。

正确的动作是,不要固定住腿部,仰卧起坐时保持双脚放松。

总结一下,正确的仰卧起坐,你要确保你的动作全程,特别是要注意骨盆,当我们骨盆后倾就会让下背部与地面保持接触,而臀部会向上;当我们骨盆前倾,会发现下背与地面之间会有一点空隙。

因此当我们做仰卧起坐时,就要从骨盆后倾的姿势开始,动作结束的时候也要维持骨盆后倾,动作全程都不要变成骨盆前倾,否则便会对你的椎间盘造成影响。

事实上,如果你想训练腹部,卷腹要比仰卧起坐更好更有效,特别是女性。

首先,在肌肉孤立上面,很明显是卷腹更好,卷腹是一个孤立腹直肌并主动发力的动作,而做仰卧起坐的过程中,把身体拉起来的其实并不是腹肌,而是胯部的髂腰肌,腹肌起的作用是保持上身处于正直状态,使上身能够在髂腰肌的作用下整体坐起来,虽然也用了力,但并不承担很大负荷。

其次,在动作安全系数上来看,正确姿势的卷腹是一个非常安全的动作,而做仰卧起坐时,即使采取标准正确的动作,也会有腰部疼痛的隐患。

所以,仰卧起坐或许并不是核心训练的最佳动作。

健身之前应不应该吃饭呢?是否应该空腹运动?


虽然说空腹健身更能促进脂肪的燃烧,但是这是在不考量健康水平的情况下的结论。而考虑到健康因素,禁食后运动就不能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英国拉夫堡大学运动和健康科学的专家罗恩·默安说:“不要在空腹时做太多运动,没有足够的“油”,你是达不到你需要的运动强度的。”而如果要进食的话,至少在运动前1小时完成用餐,不论是早餐、午餐还是晚餐,这当然是为了避免影响消化。

换句普通话来说,如果在进行高强度训练之前,不进食适量的食物,身体怎么能受得了呢?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和烦恼,还是吃饭之后再来健身吧!

那么健身之前应该吃些什么呢?

方案一

运动前:最佳食物组合

低脂酸奶、香蕉

脱脂牛奶与水果

全麦面包做的鸡肉三明治

鸡蛋煮熟后,去掉蛋黄,搭配土豆泥

半只红薯,低脂酸奶

方案二

健身前补充的食物首选是面包,最好是全麦面包。运动前补充碳水化合物是很有必要的,而面粉本身就是很好的碳水化合物补剂。同时,面包也非常的便利,便于携带。如果不想吃面包,可以用麦片来代替。如果想增肌,健身前应该喝一袋牛奶来补充蛋白质。

强烈建议各位健身之前吃一根香蕉。香蕉是能够被快速吸收的食物之一,可以达到提高血糖浓度的目的,可以保证健身的能量供应。当然,香蕉性寒,肠胃不好的人需根据自身情况使用。

我们可以看出,奶、面包、香蕉是被重复推荐的。奶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起到增肌补充营养的效果,面包可以补充能量,建议低血糖的筒子们要吃适量的面包之后再去健身。香蕉非常的健康,不仅有饱腹感而且不会增加你的体重,减肥的同志不要小看香蕉哦,能给你带来满满的能量!而且香蕉搭配牛奶也是非常美味的组合。

深蹲时:脚尖朝前?还是向外转?


关于深蹲动作,存在一个大辩论:「脚尖应该要朝前呢?还是向外转一个角度?」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答案是两者皆是。

这个论点很简单:我们应该拥有脚尖相对朝前的徒手深蹲能力。

我们使用脚尖朝前的深蹲动作来检测(Screen)动作中弱的环节,以便于我们去强化改善它。若您没办法脚尖朝前的方式来进行徒手深蹲,很有可能您需要去改善一些事情(脚踝活动度、髋关节活动度、胸椎活动度、骨盆控制、核心控制等)。

话虽这么说,但总会有人因为不正常的身体结构原因,而导致根本无法进到深蹲的姿势,有些人就是遗传的关系。不过,大多数的运动员应该都能够全蹲(大腿后侧贴小腿)。

徒手深蹲是其它运动动作的基础,例如:跳跃、落地,许多膝盖伤害的发生是因为落地时脚尖朝外以及夹膝(旋转),比方说:ACL撕裂。目标是让运动员在落地及跳跃时拥有良好的力学结构,因此减少运动受伤的发生。

在训练上,当您在进行杠铃深蹲时,为了获得最佳的表现,建议您把脚尖外旋,这些轻微的变化让深蹲动作更接近动作专项性。这样不仅提供我们稍宽的基底,同时让我们骨盆控制及活动度发挥的更完美。这就是为什么一些运动员在脚尖往外转时,深蹲可以蹲的更深的原因,髋关节外旋通常会达到更深的活动范围。

当髋关节外旋时,腿部内侧的髋内收肌群会被拉长,让髋关节的肌肉处于一个更好的发力位置。这意味着,当您脚尖外转来进行深蹲时,髋内收肌群征招的程度更大,而特别是髋内收大肌(adductormagnus)已被证实有助于髋关节的伸展动作。来自于髋内收肌群的帮助愈多,这意味身体能够更强壮、更有效率的来进行杠铃深蹲。

脚尖朝外,只改变髋内收肌群的活化程度,臀肌及股四头肌并无更大程度的活化。研究已经证实,脚尖外转超过30度较没有效率的。出于这个原因,您应该在进行杠铃深蹲时,脚尖外转的角度在10~30度之间,找出一个让身体处于最为舒服的位置。

记住,您我深蹲姿势不会一模一样的。

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真理还是谬论?


深蹲膝盖不可以超过脚尖这一句话在国内的健身房被人们深信不疑!

深蹲是我过去最喜欢的训练动作,我常常和别人说:如果不练深蹲,你就不叫在健身!

在最初的学习阶段,当人家告诉我深蹲膝盖超过脚尖这会受伤时,没有人会质疑,毕竟这是有经验的老师,拿着有权威性的教材来告诉你有这么一回事,没有理由不接受,

而确实,这些教条式的原则对于新教练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有系统而完整的把一个动作教给会员.

但这几年,我们学到了更多关于人体的构造,与功能性动作模式,以及筋膜链的概念之后,几乎早就忘了我好像之前曾经死记着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这回事了。

深蹲除了是一项和好的训练动作之外,也是一项检测身体活动素质的很好选择,在ACE(美国运动委员会)CPT教材里的功能性筛检就是使用squat;而NASM(美国国家运动医学会)以及FMS里面则是使用过顶深蹲

1、看看什么样的深蹲才是标准的?

●一个人在最标准的姿势下蹲,从正面看,脚尖必须有能力朝前,并对其膝盖(不能内扣或外八);

●骨盆不能歪斜,体重不能倾向惯用边;脊柱保持中立。

●而从侧面看,脚跟不能飘起;动作应由屈髋(hiphinge)开始,腰背部应该保持中立,特别是下蹲到股骨与地面平行时,小腿应该与躯干平行(假如是过顶深蹲的话则需加入肱骨)

这个检测并不是看你的大腿有没有力,而是借助下蹲这个动作来观察你的肌肉是否有失衡的状态,而这些不平衡,往往都不只是一块肌肉,而是一系列的肌肉有问题所造成的.

这些功能性检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让我们不再只单单用体脂肪来判定一个人的健康与否,同时还加上了身体的活动表现.假如你的身体没有办法不受限的活动,那就不能算是正常.

第二,让我们不再使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哪里有问题就只针对性训练哪里的想法,而是以身体为一个整体的概念去观察,反而可以让我们得到关于会员身体的更多资讯

过去,在大多健美的习惯里,讲到深蹲就是盲目的绑腰带,把脚跟垫高,或是用力憋气,但很少人去思考为什么?或是这样对不对?只因为过去健美明星做过吗?

(上图全中!!)

当然,我们过去学到的一些概念也是,例如上面的一些功能性检测,压根都没提到膝盖超过脚尖这码子事,那么我之前学到的概念是错的?

好吧,这个问题是也不是.假如一本好的教材,会适时的做一些修改或更新.例如ACE的课本在2010年改版时加入了IFT训练模型以及功能性筛检的部分,而不是一套理论使用八百年.

但是反过来说,对于刚接触这些训练动作的新教练而言,先让他们在短时间记忆住一些要点,不要罗嗦太多,直接记忆是最快的,其他的日后再说吧..

在ACE官网的文章之中,有这样一个说法:深蹲时膝盖该不该超过脚尖?与其注意他蹲完时的膝盖位置,不如观察他在下蹲时膝盖有没有超过脚尖(前移)?

因为假如有,就表示他不会有效的屈髋,而让膝关节主导整个动作,如此的确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同时,也可以理解:练了半天深蹲,屁股不翘腿却越来越粗的女生,大多属于这一类..关节启动顺序错误

还有,盲目严格限制膝盖不过脚尖的确会导致上半身过度前倾,正如前文所说,下蹲时,小腿应该要有能力与躯干平行,假如上半身过度前倾才蹲的下去,多半是踝关节与髋关节活动度不足,

看上图,光是徒手蹲,上半身已经前倾成这个样子,你可以想象再在加一个100kg的杠铃压在她背上会发生什么事吗...?

而应该半蹲还是全蹲呢?

根据研究显示,膝关节弯曲90度时,所承受的压力是1.2倍的体重,而全蹲时,由于力矩的改变则变成五倍!

所以都就蹲一半最好吗?

当然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弯腰提物不都全蹲下去吗?按照这么说,不用等练深蹲,我们的膝盖多捡几次肥皂不就爆了吗?全蹲本来就是我们与生俱来就会的动作,因此不需要可以避免做它.

但是,放眼望去,我们身边有多少人蹲一半时的关节活动度是正常的?假如这种状况再往下蹲当然更糟糕,我们都知道,由于背后运动链的柔软度限制,大多数人在蹲到某个高度时,骨盆会开始后倾,也就是所谓的屁股眨眼

如果骨盆开始位移了,就代表这同时腰椎与胸椎都会被拉离中立位,试想同时肩头上又压个几十一百公斤的杠铃下来...好椎间盘,不爆吗?

所以过去的教练就是以为:只要帮个腰带,就百毒不侵,神功护体,一定不会受伤!但是孩子,受不受伤不在腰不腰带,而是在动作会不会啊

在初学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半蹲开始,但随着柔软度以及肌力的进步,我们可以尝试着让他们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所以,过不过脚尖?蹲到哪里?首先必须对人体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同时熟悉相关的理论,再来做评估.身为一位教练,需要的是不断吸收知识,而不能使用别人说过的话,或是自我的经验来教学!

蹲吧!!!

为什么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会如此流行?


为什么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会如此流行?

在我最开始走进健身房的时候,就有人提示深蹲的时候膝盖不要超过脚尖,一直到现在,这样的提示语还充斥着大部分健身房和大部分健身者的脑海里!

而当我看到世界各地的举重好手在深蹲时,心里又满是疑问,举重好手们的膝盖几乎全部都超过了脚尖....如果是会伤膝盖的话,那举重选手不是早就报废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变得如此流行?

首先,绝大部分人在全蹲时膝盖都会超过脚尖(除非是双腿比例特别短的人,也许膝盖会刚好在脚掌正上方),但大前提是你要有能力进行全蹲。

在这里所定义的全蹲,是指让蹲这个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让屁股下蹲到底,此时屁股的位置会低于膝盖,大腿后侧会紧贴着小腿肚,且脚跟也紧贴着地面,如果没有达到上述条件,那很可能代表你只是进行半蹲,甚至是四分之一蹲而已。

全蹲这个动作要求身体关节及肌肉都要有很好的柔韧性跟活动度(特别是髋、踝关节),以及神经控制肌肉的能力,只要关节的活动范围不够,或是某些关键的神经肌肉功能失调,几乎就不可能做到标准的全蹲。

每个人都能做好深蹲吗?

举重选手固然大部分都能够作出正确的全蹲,因为他们经过长时间的训练,身体早就发展出良好的关节活动度以及神经肌肉协调,在千百次蹲举间找出最有效又安全的方式把如此大的重量扛起来。上图是正进行全蹲姿势的运动员,几乎所有人的膝盖都会超过脚尖,其中更有正扛着几百公斤在背上进行训练,但他们的膝盖也没有因此报废,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十分完善的身体功能,有效利用所有相关肌群来承受重量。

那为什么大家都在说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呢?

深蹲时膝盖不能超过脚尖是一种教育手段,适用于不会使用髋关节的人群!教育你如何启动髋关节,启动臀部!

如果以举重选手的角度去看,深蹲时膝盖当然就会超过脚尖,这是自然不过的事情,因为他们都能够达到标准的全蹲动作,全蹲时膝盖就是会超过脚尖。

但问题在于,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举重选手、都是力量选手,在我们身边更大部分是属于习惯坐式生活的都市人。

他们绝大多数都拥有一具功能不全的身体,该用力的肌肉不会用力、该活动的关节不会活动、该稳定的关节又不会稳定等,种种身体功能的失常,导致全蹲这个看似简单、连小朋友都能轻易达成的动作对于这些成年人来说却是一种挑战,甚至会害怕身体往下蹲的感觉。

很多人当你叫他做一个深蹲时,第一反应就是想要动的就是膝关节,膝盖向前弯曲下蹲,完全不会用髋部,臀部失忆!(相信这样的人很多,如上图)

这时候!膝盖不超过脚尖的指示可能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教你启动髋部

因为当膝关节控制不能前移时,如果还要再蹲下去的话,就势必会动用到髋关节,也就是屁股。

关于膝盖该不该超过脚尖这个话题、我想我们应该换成:与其注意他蹲完时的膝盖位置,不如观察他在下蹲时膝盖有没有过度前移、参与过多?

因为假如有,就表示他不会有效的屈髋,而让膝关节主导整个动作,如此的确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如下图)

久而久之!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的留言就越来越深入人心!其实这只是一个缓兵之计!如果你想蹲的够低,像高手一样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你根本很难蹲到底!

而且,如果你盲目的限制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只会让你的屈膝幅度不足,屈髋角度过大(下图),导致髋部,下背压力过大,这也是非常糟糕的!

但究其原因,深蹲膝盖不超过脚尖并不是一个定论:如果你是那种不会使用髋关节,不能有效屈髋的人群,可以在限制屈膝幅度的状况下去蹲!去学习启动髋部!当你拥有了屈髋能力,学会正确的启动髋关节时,膝盖超不超过脚尖已经不重要了!这时候你该学习如何完成一个真正的深蹲!膝髋协调

【深蹲教学】深蹲时你的脚掌应该朝前!


你应该尽量以脚掌朝前的方式来进行深蹲吗?答案是要的,但这决定于你现有的活动度,而且贸然地将脚掌调整成朝前的方向,可能会带来负面的后果,所以应该怎么做呢?大家继续看下去

答案取决于个人的活动度

若你活动度不足,你不应该更改脚掌的角度。若活动度不佳,他还没拥有在脚掌更朝前的角度下进行深蹲的能力;若尝试这个方式进行深蹲,充其量只是促成不佳的力学方式,而最坏的状况就是遇到受伤。

不佳的力学方式会导致脚掌内侧逐渐抬起而离开地面,因此减少了身体的稳定度及足部的发力。

若脚踝、膝盖、髋关节其中间的任何地方不具有合适的活动度时,潜在的受伤风险就是膝盖过度的扭转。因此我们要传递的资讯很清楚了:若你缺乏活动度,不要尝试脚掌朝前深蹲!

此外,你不应该将脚掌往外转过大的角度:

宽的步距有利于舟状骨下降,这个位置会导致膝盖往内倾,并产生不必要的压力落在膝盖的内侧。在高低杠下蹲中,脚掌过度的向外转(接近45度)也造成髋关节很难下蹲,减少了大腿后侧的张力,而有很多的张力落在髋内收肌群上。(显然地导致大量腹股沟的酸痛)。

而深蹲、高翻、抓举,过度脚掌外转的角度导致有很多的扭转力道落在膝盖的结缔组织上(因为在上升的过程时,膝盖的轨迹会向内),并且大部份的压力会落在内侧的膝伸肌群。

对于竞技的举重选手,也许那样做是好的、刻意的,但并不适合于一般的民众。不谈深蹲的技术,脚掌过度的外转会限制力量分布在大腿的状况,而且通常会使得大部份的力量落在单一的区域。

脚掌外转的角度,30度已经算是很大的角度,对于运动员甚至是对于活动度差的人来说。

在进行基础的蹲举(像是深蹲、硬拉等),若身体的结构是紧绷或不流畅的,就无法透过全活动范围来进行动作。因此,教练部份的工作在于长期改善现况的活动度,使得受训人员朝向最佳活动度的目标迈进。

脚掌的角度真的这么重要?

发力的效率、安全免于受伤、更紧实、稳定的姿势这一切都反应了表现的改善及安全。

但若你只能得到微幅的改善呢?若你目前的角度是22.5度,脚踝、膝盖、技术都掌握的不错,而更改外转的角度所得到的影响可能十分有限。

然而,作者认为训练就应尽可能提高其效率,若因为角度的改变,力学上仅有2%的变化,而这2%的变化,超过1000次的进行,即使是这2%的变化,也相当的重要。此外,也可以长期的让大腿后侧或大腿前侧得到更充分的训练。

请记住,焦点不是(脚掌朝前),而是(脚掌更朝前),而最小的角度大概为10度左右。

当你活动度欠佳时,不要立即改变你现在进行深蹲的方式,而是依现有最好的角度来进行训练,并且努力去改善活动范围。最终的结果,除了力量的分布会获得改善之外,身体会处于更紧绷、更安全及更有效率的位置。避免过大的角度,特别是30度或甚至是以上。

最难的深蹲——过顶深蹲


最难的深蹲过顶深蹲

今天我们要来讨论过顶深蹲(OHS)这个在所有的蹲(backsquat、frontsquat、过顶深蹲)当中最困难的动作,过顶深蹲需要具备很好的活动度和稳定。

想要增进抓举能举更重的重量,就必须要加强你的过顶深蹲(OHS),OHS是抓举的基础动作,它有助于接杠后站起来的阶段。

过顶深蹲(OHS)是所有蹲当中最困难的动作,需要具备很好的活动度和稳定。

我们将进一步的来探讨几个在OHS常见的问题:

1.脚踝、髋关节活动度

脚踝活动度不足/脚尖外转代偿/膝盖内八/重心前倾

当在做过顶深蹲时,会发现有些人当他要蹲低的时候脚尖会开始朝外(其实不只在过顶深蹲,只要是蹲都有可能发生),他可能是由于脚踝无法背屈(dorsiflexing)达到足够的脚踝活动度而导致蹲不下去,因此身体开始找其他方法(脚尖往外转)来代偿。在这种情况下会容易造成膝盖内八并且重心会放在前脚掌,进而造成膝盖内侧压力过多。

在这种情况时(膝盖内、重心放在前脚掌)会造成身体的动作不稳定、背后链(臀肌等)无法出力,主要的压力放在股四头肌上。臀肌和腿后肌对于在深蹲最底的位置非常的重要,当你想要举起大重量时绝对需要这些大肌群一起来参与动作。

你也许能够用各种奇怪驼背的姿势全蹲20公斤,但100公斤绝对是完全不同的事情,除非你有良好的髋关节和脚踝活动以及稳定的腰椎才能够稳稳的蹲到底。

这里有些改善活动度的示范:

脚踝、髋关节

2.躯干姿势动作控制

而身体前倾,脚尖往外开,这些都会容易造成你的重心往前跑,同时当你往下蹲时手臂开始内旋,这会对肩关节前侧造成很大的压力,这可能是主要造成你手上的重量往前倾的原因。当你拿的重量还很轻的时候,你还能够维持完成动作,但是当重量开始增加就会无法维持动作型态了。这可能不只是肩关节活动度的问题,还有在下蹲时躯干过度前倾(动作控制的问题)。

如果是动作控制的问题,可以使用RNT的方式来修正躯干过度前倾的问题

3.紧绷的肩膀和上背

当你将杠举过头顶就觉得上背、肩膀或是胸非常的紧,让你无法很好执行过顶深蹲的动作时,就表示你需要一些肩关节的活动度改善工作,像是把网球放在肩胛骨和脊椎中间的肌肉上作肩屈曲(外展)的动作,在一个点重复3-5次然后在往下移。

如果胸肌紧绷可以趴着将球放在胸肌和三角肌的交会处、喙突的附近,一样作肩屈曲(外展)的动作。

放松的方式可以看看以下这个视频

深蹲时的重心和膝盖的动作


深蹲时的重心和膝盖的动作

深蹲被称为训练之王(Kingofexercise),在许多类型的体能训练中,深蹲都是重要的一环。他能够帮助你打造强大的力量,发展全身的肌肉以及协调性,不管是运动员还是普通健身爱好者都离不开深蹲!

不过深蹲虽好,但前提是你掌握了良好的深蹲技巧,不幸的是很多人并没有,今天要来和大家谈谈深蹲时的重心和膝盖的动作

在深蹲的时候除了很常见重心会偏前脚掌太多,脚跟浮起之外,另一个很常见但很少被注意到的问题就是过度往后坐,重心放脚跟太多,甚至让脚趾浮起来

这样会让在深蹲底部的位置时,股四头肌很难参与在动作中(膝关节没有自然向前推),也是你很难蹲下去够深的原因,因为你会增加腿后肌的长度,这也会造成一些平衡跟稳定的问题。

同时,这样的姿势会导致你躯干过于前倾,运动轨迹远离杠铃中心,背部压力过大!

导致这样的原因:

大部分教练在教深蹲动作的时候可能很多人不会动髋关节,所以会说要屁股往后坐,但是矫正过度的时候会让重心跑去脚跟过多。

毕竟深蹲是个髋跟膝要同时移动的动作。我们也不希望在刚开始学动作的人深蹲时屁股一直往后推,到最底下时膝盖才往前推。

理想的状况是两个关节可以平衡的同时配合一起动作。(图右)

启动顺序是屈髋往后坐的时候顺势屈膝下蹲!(不要锁住膝盖)并在过程中持续让你的核心肌群来维持躯干挺直!起身时同时伸髋伸膝,推起负重成直线上升

维持重心线在脚掌中央,和负重点成垂直线!

下蹲,蹲起的过程中沿着重心线直线上升,以避免重心的移动让力量分散,产生横向或侧向力矩,这样除了费力之外还有受伤的风险!

最后总结一下,学习深蹲时,重心非常的重要,当重心放在对的位置时,为了维持正确的重心,身体的排列就会在正确的位置上,当身体排列在对的位置上,该用力的肌肉自然就会出来工作了。

大重量深蹲时:应该如何呼吸?


大多数的人在深蹲时,时常搞错呼吸的方式,或是根本不注重呼吸,这样其实是是很危险的。

很多教练,教科书上都会指导学员在训练时向心阶段、肌肉用力时吐气;离心阶段、肌肉放松时吸气!

但是奇怪了!为什么很多深蹲高手在训练时都会采用吸气,憋气的做法呢?

一起来看!:大重量深蹲时,应该如何呼吸呢?

教科书上的呼吸方法并不适合于任何情况下

实际情况是:如果有大重量负荷的动作,憋气是必须的!而且每一下的整个动作过程都要憋气!

我们都知道,在大重量的深蹲训练中,脊椎面临很大的压力,维持脊椎中立稳定是至关重要的!这时候普通的呼吸很难提供足够的核心稳定!

而吸气憋气的目的是增加腹内压以提供脊椎的支撑稳定。提升核心刚性!只有强悍的核心稳定性,才能帮助你顺利的完成大重量的深蹲训练!

你该怎么做?

先在动作进行前深吸一口气,直到您完成一次动作后才进行吐气,动作全程是闭气的。

想像你的腹腔内的压力往外扩张,就像是肚子被揍一拳时身体会自然地将肚子往外用力一样地绷紧腹部。

而"深吸口气"要吸饱吗?

为了在肌力训练的过程中最大化腹内压,应该进行深层的吸气"约75%(非吸饱)"-把空气吸至腹部!

对脊椎来说,这提供最理想的支撑,同时让您的身体结构更为强壮。

不过千万不要把气吸太饱,可能会产生缺氧的状况!

同样的状况也适用于(大重量的硬拉,肩推,抓举以及挺举等等)

深蹲膝盖响是什么原因?深蹲膝盖疼


你是否在进行深蹲或是运动时,膝盖会发出声音呢?到底为什么呢?一般来说,像是关节、手指、手腕等在长时间没有活动时,去扭转或是伸展它时,会发出响声,代表该处有压力,藉由扭转或伸展时,去释放压力,这种响声是正常的状况。但在进行深蹲或跟膝盖有关的下蹲上起的运动,你是否也会听到响声呢?

一般来说,若你进行深蹲的动作不适当时,对于你膝盖是一种伤害。人老腿先老及腿是人的第二心脏,所以进行深蹲的动作,也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健康状况。若进行深蹲时,膝盖会痛或发出响声,代表你深蹲的动作不正确,也可能是你膝关节曾经受过伤,而未完全的复原,身体发出疼痛感来让你避免进行这样的动作。以下有10种方式,让你在进行深蹲时,消除响声。

1.强化你的膝盖

强化你膝关节部的稳定,训练脚的肌肉群,除了股四头之外,尤其是腘绳肌及臀肌。深蹲到底要蹲多深呢?文中说明,与地面平行是最佳的高度。

2.正确的深蹲动作

脚长及躯干的长度影响你在进行深蹲时,膝盖的位置。根据每个人的状态,在进行深蹲时,有人的膝盖可能会超过脚趾,而有人不会,所以要注意的项目,应该放在以下几点:比水平高度在低一点平行高度的深蹲,对于身体后方的肌肉群训练较少,会导致身体肌肉的失衡。所以建议是髋关节的高度要低于膝关节。往后坐做深蹲的重点是,现像臀是往后坐的,不是脚往前弯。膝外开.趾外开训练你的内缩肌群。后脚跟请着地,脚跟离地在进行深蹲时,膝盖也承受压力。很多举重的动作,都会造成膝盖的受伤,所以先从合适的动作开始训练起,再渐进式的开始增加重量,让肌肉在渐进成长的情况下,去负荷更重的重量。

3.做足热身

增加你身体的温度与关节的伸展。

4.改善髋关节的活动性

膝盖的功用是稳定,而髋关节的目的在于活动性。髋关节缺乏活动性时,膝盖就必须补偿回来,势必会增加膝盖的负担。

5.改善脚踝的活动性

跟第四点是同样的说明,脚踝缺乏活动性,膝盖就必须补偿回来,势必会增加膝盖的负担。

6.活化臀肌

髋屈肌过紧.髋关节会缺乏活动性,也连带影响了臀肌的运作。臀肌无力会导致脚后跟离开地面、膝关节弯曲。

7.关节压力

软组织膝盖会发出啪响,是关节处有压力所造成的声音。可能藉由瑜珈滚轮或是网球,来进行软组织的按摩治疗。

8.学会跳跃

学习跳跃简单说,当你在进行跳跃动作时,请不要人站直直的跳,这会让你的膝关节承受到压力。正确的方式应该是,半蹲的方式,让你的肌肉去施力及受力才对。

9.学会饮食

吃的健康均衡营食,摄取蔬菜、水果、健康的油脂。

10.停止运动

有受伤时,停止动作膝关节疼痛或受伤时,请停止像是大腿伸展、直膝硬拉、腘绳肌/内收肌静态伸展的动作。每种训练动作都没有100%正确的姿势,包含深蹲也是,毕竟每个人出身及肌群成长不一样,没办法一套标准套用在所有人身上。比方说,人的脚掌有分低足弓、正常足弓及高足弓;而跑步的方式,也有分过度外翻者、普通型及内翻型。所以观念上不是去模仿别人的动作,而是去依照别人给的建议,去寻找适合自己又不受伤的动作,这是会比较适当的方式。

深蹲半蹲那个伤膝盖?


深蹲越低会产生越多的膝盖剪力吗?

很多人认为半蹲会四分之一的深蹲(PartialSquat)其实是在保护膝盖承受更少的压力?真的是这样吗?

事实上结果相反:半蹲,四分之一蹲会给你增加膝盖上的剪切力。

半蹲会完全激活大腿前侧的股四头肌群,这时候下蹲时胫骨产生一个向外的拉力(AnteriorTugontheTibia),而因此产生更多的剪力(Shear)在膝盖上。

你要知道:如果你在深蹲的时候臀部高于膝盖,那么这个动作会重点锻炼你的股四头肌,如果你继续往下深蹲直至臀部低于膝盖,那么你的股二头肌和臀部会开始工作,帮股四头肌分担更多压力

如果你想让情况更加恶化的话,不妨试试背靠墙的半蹲,因为这个时候等于告诉身体的后侧肌肉群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很多人以为靠墙的半蹲运动可以减轻他膝盖上的压力,但这样的作法反而是增加给予他膝盖上的剪力。但如果是深蹲到底的话,这时候前后侧的肌肉会以相等的作工比例支撑动作,给予关节的压力也不会只落在膝盖上,而是可以让更多的负荷分配到较大的髋关节上。

深蹲到最低点会让更多的压力落在膝盖上?那只会发生在你不具备良好姿势的情况下

比如,脚跟离地、把所有的重心都放在膝盖跟大腿上,而不是像坐椅子一般的直起直下。另外一种情况我们会做半蹲姿势,是请缺乏下半身活动度的人,采用离心收缩的方式慢慢下蹲至合理的范围内(身体可控制的范围),训练他的动作控制能力。但绝对不会让他的背部靠着墙操作,因为我们希望他身体的后侧动力链也能够被启动。

在激活了臀部和股二头肌之后,他们能帮助你平均的分担压力!所以,可以这样理解,即更深的臀位的确增加了膝关节的压力,但是这个压力再大,也是众多肌群来分担,而不是半蹲时全部由膝关节来承受!

另一项研究表明,当你在作腿屈伸这样的孤立股四头肌的动作时,它其实给你的韧带带来了更大的压力,而且在做孤立动作时,没有别的肌肉来帮助你保持韧带的稳定,所以,只要深蹲姿势正确,这个动作比孤立的腿屈伸还要安全!

深蹲伤膝盖?两大深蹲错误纠正!


深蹲伤膝盖?两个常见深蹲错误纠正!

Squats(深蹲)是日常生活中经常伴随出现的动作,比方说做搬东西、绑鞋带、蹲马桶等,或者是因为做错事而被处罚的半蹲。

Squats是非常有助於腿部及臀部肌肉力量的训练,腿部及臀部肌肉的加强有助於下半身关节的稳定。

深蹲是一项好运动。但在姿势上一定要注意,姿势不正确的话,反而会造成膝盖的压迫甚至受伤。

今天给大家介绍深蹲过程中会伤害膝盖最重要的两个错误姿势

1.膝外翻!

最常见的问题,膝盖会向内(X腿)

最有效率而且最安全的方式是让膝盖与脚尖在同一直线上。建议是Kneesout!Kneesout!(膝盖往外!膝盖往外!)

膝外翻的原因?如何纠正?请参考:深蹲时,膝盖外翻(X腿)的原因是?

2.膝前推(没有往后坐(屈髋)

预备动作双脚距离与肩同宽或比肩距大一点都没关系,脚尖略向外张开15度左右。动作是一个坐(Sit)下来的动作,上半身尽量挺直,屈髋(将你的臀部往后坐,想像是要坐在一张椅子上)同时屈膝,然后慢慢的往下,让大腿与地面平行,然后在慢慢的回到预备的动作。

很多初学者进行深蹲时候不会屈髋往后坐造成膝盖过多往前推的迹象!

提醒:动作的话,下的动作时,不是膝往前推,而是臀部往后坐!多数女生深蹲后开始膝盖痛,除了是不知如何靠臀部出力,运动时将力量放到腿部前侧(将力量放在股四头肌,即大腿前方,不是错误方式,但对膝盖压力较大)

这时反而会让膝盖的关节受到压迫,反而会造成酸痛的现象,这个重点非常的重要

相关推荐

最新文章